「滬港同心 青春同行」滬港青年成長營圓滿落幕,共譜融合發展新篇章
為深入貫徹國家「教育強國、科技強國、人才強國」策略部署,深化滬港兩地協同育人機制,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香港基金會主辦的「滬港青年成長營」於8月3日至9日在上海成功舉辦。活動吸引了來自香港理工大學及國內外知名大學的40餘位優秀青年代表參與,透過多維度、沉浸式的學習交流,共同探索新時代複合型人才的成長路徑。 多維課程體系,賦能青年成長 成長營聚焦「金融與科技」、「創新與創業」兩大主題,建構了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。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(高金/SAIF)執行院長、高金香港基金會董事程仕軍教授介紹,本次課程內容既涵蓋金融基礎知識、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脈絡等理論課程,又包含金融賦能科技創新的路徑、人工智慧的前沿動態、創業實戰經驗分享等實務內容。透過專題講座、企業參訪、案例研討、模擬演練等形式,幫助學員建立跨領域思維,提升創新創業能力。 滬港協同育才,共繪發展藍圖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(研究及創新)趙汝恆教授高度評價成長營的平台價值,並表示理大一直秉持「教育、科研、知識轉移」並重的理念,不僅致力於培養擁有家國情懷、具備全球視野和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專業人才及社會領袖,同時致力於培養擁有家國情懷、具備全球視野和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專業人才及社會領袖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副主任梁穎然表示,本次活動為香港青年提供了深入了解內地發展的窗口,是滬港兩地服務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。授課師資代表、香港立法會議員、商湯科技戰略顧問尚海龍寄語青年要「知國情、懂港情」,在放眼世界的同時心懷祖國,用所學所長貢獻國家發展。 青春收穫綻放,攜手共創未來 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學員在成長營中收穫豐富。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的林樂庚同學表示,本次夏令營為大家打開了跨學科探索的科創視野,讓他深刻認識到學術研究需要「兩條腿走路」,既要追求理論突破,也要注重成果轉化。更從導師和業界專家身上領悟到「與其追逐風口,不如創新開拓賽道」的深刻道理。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市場營銷學的黃立芙同學則感慨,跨學科學習與交流打破了自我設限,獲得了重新定義可能性的勇氣,未來要像向日葵一樣永遠向陽成長。學員紛紛表示,將把成長營的收穫轉化為前進動力,以更開放的姿態突破認知邊界,在各自領域實現學以致用的價值。 這次「滬港青年成長營」以青春交流為紐帶,以創新合作為橋樑,為滬港兩地搭建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台。高金副院長、高金香港基金會秘書羅譞表示,高金香港基金會將持續深化滬港交流機制、廣泛開展多元務實合作,推動產學研協同生態建設,共同書寫滬港融合發展的時代華章。